金融监管机构气候风险平台
国际清算银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简称BIS)发布金融监管机构气候风险平台报告,旨在介绍气候风险平台Project Viridis的发展情况,帮助监管机构识别、监测和管理金融体系的气候风险。
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已经为全球金融监管机构所熟知,在缺乏一致和标准的气候数据的情况下,如何利用现有的信息处理气候相关金融风险,是监管机构面临的重要挑战。为此国际清算银行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联合开发了气候风险平台Project Viridis,这一平台能够系统性地追踪气候数据和指标,从而加强监管机构在评估气候物理风险和气候转型风险方面的能力。
相关阅读:气候变化与金融风险的关系
金融监管机构气候风险管理的挑战
当金融机构从事气候敏感型业务时,会不可避免地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国际清算银行认为,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微观经济渠道和宏观经济渠道产生金融风险。微观经济渠道指的是气候变化影响金融机构的交易对手方,进而导致银行潜在损失增加。宏观经济渠道指的是气候变化影响大宗商品、利率及汇率因素,并最终影响经济增长。金融监管机构的重要职责是确保金融机构稳健经营,维护金融体系稳定,因此需要将气候变化纳入监管范畴。
绿色金融体系网络(Network for Greening the Financial System)建议金融监管机构了解气候风险向金融体系传导的方式,并计算金融机构面临的气候风险敞口。金融稳定委员会(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建议金融监管机构将气候风险纳入风险评估框架,并识别、定义和收集关键数据和指标。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Basel Committee on Banking Supervision)认为,金融监管机构需要识别重大气候风险驱动因素及其传到渠道,并计算气候风险暴露敞口,将气候风险转换为可量化的财务风险指标。
尽管全球金融监管机构正在积极考虑将气候风险管理,但气候风险仍对监管体系产生较大挑战。首先全球缺乏一个稳健的气候风险分析框架,而现有框架与模型假设、模型方法等直接相关,这导致金融监管机构对气候风险的评估存在较大差异,而当前监管机构对待气候风险的态度又会影响到未来气候风险的发展。其次反映气候物理风险和气候转型风险的数据数量和质量均存在不足,导致其无法被用于气候模型中。例如行业转型路径的情景分析通常以发达经济体为基础构建,这些情景无法适用于新兴市场经济体。
金融监管机构气候风险平台介绍
国际清算银行推出的气候风险平台Project Viridis重点关注在气候数据有限、评估方法未达成共识的情况下,如何评估金融体系面临的气候风险。国际清算银行邀请金融监管机构、行业及学术界的专家进行讨论,以便确定气候风险评估方法的优先程度。从优先度级别分析,监管机构最希望了解金融机构的投资组合碳足迹、投资组合持有资产的物理风险、行业层面的脱碳目标以及标准化的风险敞口。
Project Viridis将气候风险解决方案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
- 转型风险(Transition risks):描述金融行业投资组合的碳排放数据和转型路径;
- 物理风险(Physical risks):衡量金融行业的对物理风险的敏感性;
- 资产和经济数据(Asset and economic data):涵盖资产位置、特征以及其供应链和价值链信息;
- 系统宏观视角(Systemic macro views):包含金融机构风险集中度的衡量和重复值处理;
- 基本用户特征(Essential user features):具备交互式探索视图和数据标准化功能;
国际清算银行认为,上述五个部分之间存在联系,由于目前数据可用性有限,一些指标还需要使用代理变量建立模型。随着时间推移,气候风险的衡量标准、方法和技术持续发展,Project Viridis将在各个利益相关方的参与下逐渐完善。
参考链接:
引用请注明信息来源:TodayESG
BIS and MAS Develop Blueprint for a Climate Risk Platform for Financial Authorit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