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排放数据报告
CFA协会研究与政策中心(CFA Institute Research & Policy Center)发布碳排放数据报告,旨在分析如何应用碳排放数据实现投资组合目标。
CFA协会认为碳排放数据对实现投资组合净零具有重要作用,当投资者持有全球资产时衡量投资组合碳排放的难度会提高。
相关阅读:CFA协会发布气候信号对投资组合风险回报的影响报告
碳排放数据及其衡量标准
温室气体衡量标准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并在1997年京都议定书(Kyoto Protocol)中被正式应用。碳排放核算分为两个类别,分别是非氟化气体(nonfluorinated gases),例如二氧化碳和甲烷,以及氟化气体(fluorinated gases),例如氢氟碳化物(hydrofluorocarbons)。京都议定书将不同类型的碳排放转换为二氧化碳,以便进行计算。
2001年世界资源研究所(World Resources Institute)发布温室气体议定书(Greenhouse Gas Protocol),提出包含Scope 1、Scope 2和Scope 3的碳排放衡量框架。2013年Scope 4被提出,作为避免排放量,衡量因使用产品或者服务而产生的排放量减少量。由于Scope 4的计算难度较大,市场更加关注Scope 1、Scope 2和Scope 3的定义和计算。
除去历史碳排放数据外,企业还可能披露未来的碳排放量,例如科学碳目标倡议组织(Science-Based Targets Initiative)建议企业设定近期和长期的碳排放目标,以便帮助企业实现净零。企业可以在未来根据实际碳排放情况,不断调整这些目标。
碳排放数据在投资中的应用
碳排放数据对投资者至关重要,这些数据可以用于评估企业面临的监管风险,并实现投资组合长期可持续发展。投资者使用的碳排放数据通常来自企业和第三方数据供应商,其中不同数据供应商的计算方法、覆盖范围和更新频率存在差异。投资者可以考虑使用多个数据来源,通过合并和验证数据更加准确、及时和全面了解企业碳排放情况。
投资者对碳排放数据准确性的关注不断提高,企业碳排放数据披露正在增加。CFA协会衡量了MSCI全球指数(MSCI All Country World Index)成分股的碳排放数据披露值和估计值的比例,发现自2002年以来碳排放数据估计值的占比正在不断下降。这一趋势表明碳排放数据的透明度和准确性正在提高。Scope 1、Scope 2因为容易计算,其统计准确性更高,Scope 3由于计算复杂,企业披露相对较少。
尽管碳排放数据得到了明显改善,但这些数据相比标准化的财务数据仍存在差异。在碳排放数据的披露区域方面,欧洲、日本和美国排名较高,其中Scope 1和Scope 2披露占比达到80%以上,Scope 3披露占比超过70%。在行业方面,能源行业、公用事业和材料行业的披露占比最高,科技行业、通信行业和金融行业的披露占比最低。这一现象与这些行业的碳排放总量有关,即碳排放总量越高,信息披露占比越高。
投资者在应用碳排放数据时需要注意一些事项,例如不同供应商在数据估算时采用的方法不同,可能导致Scope 3数据存在较大误差。一些企业的Scope 3数据可能与另一些企业的Scope 1和Scope 2数据存在差异,在投资组合角度存在重复计算的可能性。随着监管政策的发布和碳排放衡量方法的完善,这些问题会得到改善。
参考链接:
引用请注明信息来源:TodayESG
The Scope of Net Zero: The Use of Carbon Emission Data to Achieve Portfolio Goals